盘点那些曾经是小鲜肉,如今奔向演技派的男星
现在人们讨论越来越多的是能红起来的演员反而不会演戏,其实早就不算是新闻,我们早就见识过各种用鼻孔演戏,咆哮演技或者数字小姐之类的“演员”。但近期党媒公开炮轰一些演员不靠作品混成明星,在粉丝圈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带给我们一个终极思考:小鲜肉到底要不要会演戏?
越来越多的粉丝对于鲜肉们的演技要求很低,只要颜值过硬就可以了
甚至还有一些制作人这样说:小鲜肉要红,就要装作不会演戏。
这理由和逻辑,真是EXM?当然也反应了大环境下,光靠明星的流量效应,鲜肉们只要负责刷刷脸,票房就飘红,谁还在乎演技?
但胡歌这位曾经的小鲜肉,就实力打脸这个荒唐的逻辑。
在不久前,胡歌刚刚被《GQ》评委“年度最有影响力的演员”
《GQ》用这么一段话来评价胡歌:
演员常常很被动,好的角色可遇不可求。胡歌一路走来踉踉跄跄、并不顺畅,他拒绝过很多机会,他一再尝试、一再失败,更多的时候他只能等。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成就了一个算无遗策、惊才绝艳的角色,也让这个角色成就了他自己。
他是明星类型化最早受益者,也是最自觉摆脱类型化定位明星。从偶像剧男一号到白玉兰“视帝”,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但终凭借阅历和耐心成就一个最有可能成为经典的角色。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会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明星。
从小鲜肉到今天的视帝,胡歌用了11年,当记者问他对于现在满屏都是小鲜肉,有没有危机感的时候,胡歌用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我也曾经是小鲜肉,我希望将来成为老戏骨,现在就是从小鲜肉奔向老戏骨的一个阶段,算是骨肉相连吧。
和胡歌一样,他们曾经是鲜肉,但后来通过各种优秀的作品,磨练了自己的演技,如今虽然是脸上挂着胡渣的中年大叔,却依然活跃在银屏上,满满都是魅力。
陈坤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最幸运的是,一开始就接拍的是好作品:
2000年,小鲜肉一枚的他刚出道后不久就遇到一部好作品《像雾像雨又像风》,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像雾像雨又像风》
之后的《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可以说是陈坤的颜值巅峰期,该片提名第6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入围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一种注视”单元,陈坤与女一号周迅和导演戴思杰应邀出席戛纳电影节开幕式。
陈坤有一种文艺忧郁又带点贵气的气质,这种气质恰恰被他的很多作品凸现出来。《金粉世家》中的翩翩贵公子,仿佛为他量身定做
《金粉世家》
经历了成绩不凡的鲜肉期,陈坤的演技更进一步爆发:比如《龙门飞甲》这部戏,就让大家对他的演技再一次刮目相看:在这部戏里,陈坤一人分饰两角,原型取自于明朝著名太监万贵妃的“走狗”西厂督公汪直的西厂督公雨化田,以及傻里傻气的书生风里刀。两个角色性格迥异却演绎得各有味道。
《龙门飞甲》
他演戏不计形象,被粉丝称作“用近乎毁容的近镜头来拍戏”
可以说,陈坤是幸运的,他出道之后一直没有走进商业化的套路,通过一部部好作品,成为从鲜肉到演技派的代表。
邓超和陈坤一样,都是有着不错的底子,早期一出山也运气不错,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
比如《少年天子》里的少年顺治,内敛,无助,懦弱,徘徊等都被他演活。
《少年天子》里的邓超
但邓超演技的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他当导演和出品人的两部戏,都恶评如潮
《分手大师》邓超演得很卖力,但完全是用媚俗的桥段和夸张的表演去取悦观众。这种演技风格又被带入到了《恶棍天使》。
当大家质疑他的演技的时候,邓超又用《烈日灼心》来了一次影帝级的表演
《烈日灼心》中的邓超
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也许是因为自己投资的商业片,所以邓超在过于考虑票房时,反而演技需要“吃药”
有的演员会成就好的作品,有的演员需要好作品去成就,古天乐是后者
作为香港一代小鲜肉的代表,古天乐的颜值自不用多说
小鲜肉时期的古天乐
他少年时期吃过不少苦,也缺钱,当他发现可以靠自己的颜值赚钱的时候,在TVB不少电视剧里跑龙套,当时的他坦言:拍戏就是为了赚钱
早期的古天乐
在演艺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演技似乎和古天乐一直若即若离
他也不是没有突破过,在《扫毒》和《毒战》中的表现让大家都想为他的演技平反
《扫毒》海报
甚至有人说古天乐是华人版的莱昂纳多,提名无数就是不得将,为他叫屈喊冤
看看今年古天乐接拍的电影,就知道为何他离影帝总是一步之遥:今年的暑期档就有古天乐的四部电影《封神传奇》、《使徒行者》、《危城》、《反贪风暴2》 前三部评分分别是3.1、6.9、6.1。去年一整年,古天乐演了7部电影,评分都在5分上下。
但凭借大量的作品,他居于2015年香港明星收入的第一
好的明星不一定是好的演员,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和经济效益,是一位好演员路上最大的障碍。
相比之下,也许王凯成名之前走过的“弯路”反而是他幸运的起点。
王凯的颜值毫无疑问肯定是“鲜肉级别”的,但不是每一个鲜肉在年轻的时候都能走红
凭借《丑女无敌》的陈家明进入大家的视线,之后王凯接连演了好几个“硬汉”的角色,比如《知青》里的齐勇,他说齐勇是自己的本色演出。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王凯也对这些评价叹了谈自己的看法,“有很多人说我饰演的“齐勇”颠覆了我以前饰演的“娘味儿十足”的陈家明,在这里我却想说,其实“齐勇“是我的本色演出,陈家明才是真的突破。”“作为演员嘛,当然不希望被定性,其实《丑女无敌》之后,有很多类似的角色找过我,都被我拒绝了。而《知青》是在那之后的我接的第一部大戏,除了剧本本身很好之外,“齐勇”身上的那股爷们儿劲儿最是吸引我。
2011年王凯又和老戏骨倪大红一起搭档,演《枪炮侯》中的戴刀,获得前辈倪大红的高度认可,对方不止一次向导演王瑞夸赞他:“小伙子人不错,形象好,活儿(演技)也好,也懂得为人处事,是颗好苗子,未来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在《黄克功案件》中挑战了人物形象相当矛盾的主角黄克功
《黄克功案件》中的王凯
到2015年王凯大红时,他已经不是鲜肉,然而正是早期这些不同角色的历练,才让王凯在三十多岁时就已经向演技派越来越接近
王凯
说到“转型”,胡歌也许是现在所有小鲜肉们应该学习的对象
今年的一座“白玉兰”奖,不但让他升级为视帝,而且也是对他十多年演员路上所有艰难困苦的一个肯定。
白玉兰奖
2005年,刚于上戏毕业的胡歌,开始了自己的演员之路
胡歌的小鲜肉时期,和现在的鲜肉们演技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靠着满满胶原蛋白的颜值轻松吸粉,几乎没啥演技可言,大部分时间挤眉弄眼嬉皮笑脸的闹腾。
但是之后的一场人生变故,居然成了他演技的一个分水岭
胡歌曾经说,自己也一直想转型,甚至发生车祸的时候,他如释重负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做幕后了
访谈节目中的胡歌
车祸之后,胡歌思考过很多,他用一句话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
于是,为了沉淀自己的演技,胡歌选择了舞台剧《如梦之梦》。现在有几个演员愿意牺牲大把的时间,去舞台剧磨练自己的演技呢?
他还挑战出演了白先勇作品改编的《永远的伊雪艳》,很少有人把舞台上的他和当初古偶剧中风流潇洒的小生联系在一起。
话剧《永远的伊雪艳》
主持人问胡歌,这些角色是你主动选择的吗?胡歌说自己“主动地预谋”。正是因为演了这些舞台剧,改变他戏路的《生活启示录》才找上门来,不然可能他还要在古装偶像剧里摸爬滚打。
生活启示录给胡歌拓宽戏路开了一个好头,当别的男星都在和小花们一起打情骂俏的时候,他已经和闫妮演绎起姐弟恋
生活启示录剧照
《四十九日祭》里,胡歌演绎的少尉戴涛,在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最终为救教堂里的人而牺牲。这样的硬汉形象被他演的毫不违和
正是这段时间的大胆转型,一心求变,才带来了2015年胡歌的事业大爆发
但霸屏之后大红大紫的他,居然又任性的选择了去“沉淀”
在2016年初胡歌最红的时候,他人气、曝光率高,但不想趁热接戏,宣布要休息半年专注“自我修炼”,这勇气....除了他也真的没谁了,“离开一段时间,就该融入生活,如果不能真实地生活,那就太可悲了。”
从那以后,娱乐圈少了一位在片场赶戏的当红演员,却多了一位摄影师
除了摄影,胡歌还花大量时间去学英文
2015年底,在日本福冈举行的“亚洲电视剧研讨会10周年纪念颁奖礼”上,胡歌凭《生活启示录》《大好时光》两部剧荣获“亚洲特别贡献奖”。然而,大家的重点并没有在胡歌获奖这件事上,而是被胡歌发表获奖感言时的流利英文所震惊!
其实早在大好时光里,胡歌就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征服过观众。他的台词功底深厚,很多电视剧里用的都是原音,不像现在很多演员:打戏有武替,文戏有文替,对戏靠助理,台词靠配音
之后在《猎场》里,胡歌飚英语应聘,不但流畅而且口音纯正
现在的胡歌,活得一点都没有偶像包袱,不拍戏的他,经常被粉丝拍到在看书
努力让自己沉淀下来,厚积薄发
读书的话时的胡歌
他还去做了志愿者捡垃圾,给其他志愿者做饭
胡歌做志愿者
甚至辞演了许多综艺节目,原因是不想被过度娱乐化。
这也是一个小鲜肉成长为实力派的最美好的案例,如今的胡歌正奔向他口中的“老戏骨”状态。
胡歌
胡歌是个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的清醒的演员,甚至他“站在了很多当红男星的对立面”,媒体问他为什么不去卖萌耍腐逗比,胡歌说这些都不是王道,真正的王道是真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