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14|回复: 0

同性欲望与社会禁忌

黄嘟嘟 发表于 2018-6-20 10: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o7ajlzl0Yj9dzdd.jpg


应网友提问解答一个敏感话题:同性恋以及恐同心理
欢迎后台留言,我有空会回复或撰文
论述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角度入手,结合我的个人思考。若存在难以理解接受之处,请尝试性地站在这个新鲜的角度做观察。
“性取向偏见”被认为是最不受待见的社会偏见(歧视)。尽管当今人们对它的接纳程度超过以往30年的任何时期,但它仍旧比种族歧视、女性偏见、阶级歧视更敏感,更让人回避。
据人口学调查,男同比例5%,女同比例2%-3%,而实际情况这一比例更高。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估计有7000万同性恋人群,同妻人群2000-3000万。在近些年多所大学的校园性态度网络调查中,几乎所有高校的“同性恋”比例都超过了10%,有些高校更是高过1/7。有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与性少数比例呈正相关,这可能由于高学历人群更具开放性,更善于自我探索和自我认同。
理论上性取向根据爱情与性欲指向来划分,它涵盖了生理和心理双方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人们忽略了精神层面的爱欲倾向,而更多从性唤起、性行为的对象来区别。有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男性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被同性吸引的体验,这一比例在女性中更高。让人更加不解的是,在美国有不少异性恋男性报告自己曾有过同性性行为。
性取向的划分应该有客观标准吗?它到底是一种行为结果,还是一种特质状态?
我支持后者。在精神分析家眼里,性取向与其说是行为取向,不如说是精神动力偏好。
这个概念时常会与“男子-女子气”联系在一起。人是精神世界里雌雄同体的动物,并不是说一个人不是爷们就是娘们,而是男性、女性这两种性别气质在人的精神里会共生发展。举个例子,通常情况,婴儿时儿童普遍没有性别意识;幼儿在4岁左右开始性别(角色)化发展;青春期男女性气质不对等发展并分化为一端占主导;中年时人朝着异性的人格特质方向整合,男人更女人,女人更男人。
jZJwA2J8n8NBCF88.jpg


弗洛伊德是最早提出人天生是“双性恋”的心理学家。在他的治疗个案中,分析“同性恋欲望”被认为是重要工作。他认为人之所以身患心疾,是由于性压抑造成的,而其中对同性欲望的压制是一个重要的表现。例如,在朵拉的癔病和施瑞伯的妄想症个案中,他就分别探讨了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欲望。这些欲望可能以带有性唤起的方式体现,也有可能以被心理防御所修饰的方式隐晦地体现。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无意识中都有一个“避免成为同性恋个体”的发展任务,而为了避免目标不测人们需要性压抑。最大的压抑来源于社会禁忌,即游戏规则的不允许。他在著作《文明及其不满》中说道:“社会规则是神经症的根源之一”;后继者弗洛姆也借这个观点表达过同样的意思:“(社会)规则既让人成为人,也让人生病”。
关于同性爱现象的成因,先后天争论不休,生物与心理之争不断。
有一个兼顾两者的合理解释:心理学和生物学都喜欢研究一个共同的命题——生物的“情感-依恋系统”人的基因里同时包含了对同性和异性的两种“情感-依恋系统”的遗传信息,但有些人先天“同性的”基因更强大,有些人相反。在后天的教育环境中、情感环境的支持下,这两种倾向的基因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达,继而形成了所谓的“性取向”。比如,一个先天异性基因强的人,在环境中也得到了更多异性的“情感-依恋”支持,他是彻头彻尾的直男可能性大;一个先天“同性”基因强的人,环境也是“同性”为多,他更可能趋向同。关键来了,一个先天“同性”基因更强者,在“异性”环境中得到激活更多,他的“同性”基因受到抑制,微弱的“异性”基因得到表达增强。行为的表现型上,他可能会是个异性恋,但同性情结在无意识中可能会得到体现——比如:不那么和谐的夫妻性生活。这就好比某种身体疾病,先天劣势在良好的环境中不一定会得到表现,但因此这种功能也不会特别完美。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同性恋和异性恋从古至今都平等,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性表达自己先天原本就更强的“同性”基因。而事实情况,社会的发展恰好证明了一点:社会越包容,禁忌越少,突破常规而表达自我潜能的人就会更多。
那么这里的“环境”具体是什么?比如:父母对孩子早期性教育(包括性别、性别角色、性别认同、性别偏好)、人际社交的情感因素,还有更多的社会规则。而社会规则告诉你:“男人就该喜欢女人”、“别娘炮”、“女孩子就不能大家闺秀一点吗”。
KzBU7bB560r7zhBr.jpg


这种社会规则是一种“禁忌”。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谈到:“对图腾之禁忌的破坏,是要招来报复或是惩罚的”。在这样的社会契约下人们都成为了强迫神经症,以守候契约来压抑本我的欲望,避免想要“乱伦”而遭受自我谴责的罪疚感。
任何人都具有同性欲望,无论你意识里接不接受它,无意识里它或多或少都在。与异性欲望同理,它需要找到“出口”并以主体可接受的方式往外“冒”。你可能不认为哥们切磋球技相互碰撞有什么问题,好姐妹拉手上街相互拥抱会有多奇怪。但精神分析家可能会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同性欲望”,因为它以社会可接受的表达形式显现出来了。你不可否认这其中可能具有的无意识动力性质。
你也许会觉得,精神分析说的都是屁话毫无逻辑道理。这时精神分析家反过来会说:你的心理防御太强了——你无意识里受到了冲突刺激(同性爱)并引发了焦虑,你的“心理免疫系统”采取了“否认”的防御模式来应对焦虑威胁。结果是,你避免承认你有这些欲望(甚至觉得谈论这些可耻),它被埋葬在你无意识更深之处,你更害怕它,它对你更敏感了。
过分强烈的情感抵触,无意识里往往藏着与之相反的态度。曾有心理学实验证明,那些对同性恋抱有强烈抵触的“恐同者”在观看同性影片时产生了更强的性唤起,这意味着他们可能从破除这种禁忌的活动中,得到了更大的快感。
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说:“每一个被破除的符号化的禁制,都会伴随享乐的发展;哪里有禁制,哪里就有欲望”。与其回避欲望,不如与其共处。
AMqHfHmRKKtqZtKF.jpg


主观上来说,每个人的性取向决定于自我认同。你认为自己是同性恋,那就是同性恋。在“自我同一性”(“我是谁”、“我将到哪去”的自我整合能力)里,职业生涯、亲密关系是两个大的发展命题。对自身性取向的认同,会极大影响个人亲密关系这门功课中体验到的幸福感。背离本性的发展模式,只会让“禁忌”尘封这种原本该有的幸福,造成心理调适的紊乱。
虽然社会对性少数群体的包容度越来越强,但偏见与歧视始终存在。在此呼吁:无论你的选择如何,对异己者多一点宽容与接纳,少一点所谓的“社会禁忌”。
以上是我个人对该问题的理解。提问的朋友可以作参考,任何性取向都可以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发展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