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病毒治疗后,HIV抗体会转阴吗?
不会,HIV抗体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感染HIV后,绝大多数感染者或患者始终能检测到高滴度的HIV 抗体,HIV抗体是感染者或患者感染HIV 后最容易检测并持续时间最长的免疫学标志。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感染者或患者在感染HIV后3个月内会产生HIV抗体。HIV抗体的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HIV感染的最常用的方法。
2、采血检查需要空腹,如果正好到服药时间怎么办?
采血检测前要求感染者或患者空腹,这是因为进食后,食物经口腔咀嚼初步消化,再经胃肠道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然后由血液运送到各个组织器官,在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当中其中的某些成分会进入血液,从而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如果血液检测时间正好赶上服药时间,为了保证遵医嘱按时服药,建议少许水送服。
3、艾滋病合并HBV或HCV感染时,除了艾滋病治疗常规检测项目外,还应监测哪些指标?
还需监测HBV DNA定量、HCV R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AFP定量、肝脏B超、门脉彩超及B超肝纤维化测量等。
4、服用抗结核药物时为什么必须常规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
因为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会影响血液系统的异常,如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者血小板下降等,所以要常规监测血常规。同时抗结核药物还会损伤肝脏,引起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增高等,定期监测肝功能是为了更早期发现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5、检测结果出现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时,是否提示患有“血癌”呢?
艾滋病患者发生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病理生理机制由多种因素参与,包括HIV直接作用于造血细胞导致造血减少、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副作用、HIV感染病程中发生的一些机会性感染、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以及单纯的免疫因素等。艾滋病患者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为25%。白血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癌”,也会引起贫血或血小板减少,但是其往往伴随其他症状,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也更严重,一般通过骨髓穿刺就可确诊。所以,当艾滋病患者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时,并不意味着都是“血癌”,也可能是感染因素或药物的毒副反应所致,到底是什么原因,需要医生根据病情与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本文来源:艾问爱答
本文原著:王辉、张福杰
图片来源:百度
综合编辑:Eason
排版:Eason
转自:艾滋零歧视
关注微信公众号【艾滋免费咨询远程匿名检测】获取更多服务,关注后输入5060即可申请10元优惠券。
如果文章你喜欢可关注我们,顺手点击下部广告,比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