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只有一个,
中秋的“玩法”却千奇百怪
在肇庆,各地的中秋习俗可谓异彩纷呈
今天小编就带你去看看
烧红番塔比吉祥
在高要、鼎湖一些乡村中秋节保留着“烧番塔”习俗。“番塔”火苗高升就代表吉祥,祈求吉祥和来年丰收,升得越高越好,有的地方还会举行比赛,看哪座“番塔”烧得更通红、火苗窜得更高,气氛更加热闹。
(图片来源 肇庆市旅游发展局)
当天晚上,全村老少围在一起然后在膛内点燃树枝柴草。熊熊的火苗往上窜,在村中空地用砖头石块垒砌起锥形的“塔”,直喷而出,村民边烧边唱“番塔”歌,场面极为壮观。
舞火龙,训火头
除了烧番塔,端州黄岗白石村也“舞火龙”,用当地人的话来说就是“训火头”。中秋之夜,村民们都去河堤边看“训火头”。
(图片来源 肇庆市旅游发展局)
用树枝等扎捆成一个球并将其点燃,表演者把火头不停地舞动,拖出一条长长的火焰,看起来惊险刺激,最招小孩子喜欢。
对月当歌传情意
封开的中秋节显得格外浪漫。月圆之夜,贺江两岸飘荡着婉转悦耳的歌声,村民们动情对唱山歌。据介绍,封开从前住着侗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他们常常对唱山歌,中秋之夜则对月当歌,唱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
(图片来源网络)
中秋当晚,镇文化广场就有很多青年男女唱山歌,有的人还踏歌起舞,场面十分热闹。
带上礼品回娘家
在四会市石狗镇回龙村,每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二天,附近的村子会变得异常热闹,商店里月饼的销售到这时候才红火起来。原来,从古至今,回龙村都保留着少为外人所知晓的独特风俗——嫁出去的女儿大多在中秋节过后才回娘家给长辈送月饼。
(图片来源 拾纷端城)
赏月拜月光品月饼
中秋当天,肇庆的家庭主妇早上用月饼、水果祭祖拜神,晚上全家围桌而吃团圆饭。晚饭过后,便举行“拜月光”仪式。而在四会,则有“拜月姑”一说。
(图片来源 拾纷端城)
家庭主妇在天台或门口竖起竹竿,挂上彩灯和灯笼,在桌上摆好月饼、柚子、芋头、苹果等节令食品,焚香燃烛,烧“月光衣”,对月而祭。
肇庆人过中秋的方式竟如此“会玩”,
那咱广东还有哪些有意思的过节方式?
去阳江吃糖鸡糖鸡是“糖”不是“鸡”,是阳江人特有的赏月用品。熬糖、兑粉、倒模、成型,相传这种古老的手工糖鸡做法源于晚清,为当时阳江城的糕饼师傅所创,其风味与造型阳江独有。
过佛山舞火龙在佛山市南庄镇的上元村,火龙“是用草编制而成的。在“龙”身上每隔80厘米处置一油盏,周边插上香火,点燃油盏后,便以炮竹和锣鼓开路。
村民将近百米的龙身高高举起,几个青壮男子舞起龙尾,翻腾起舞,场面热闹。
到广州扎灯笼、树中秋
树亦作竖,就是将灯彩高竖起来。
每逢中秋用竹条扎灯,灯的行头多样,鱼龙灯、花果灯等,夜里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彩旗、银铃等,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种种形状挂于高处。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上惠州舞火狗舞火狗是惠州龙门蓝田瑶族对狗图腾崇拜祭祀的舞蹈活动。
未婚姑娘扮演“火狗”,边舞拜,边反复唱着古老的民歌,最后舞到村外河边,将身上的黄姜叶、竹笠和香火统统扔到河里,用河水濯洗手脚,祛除邪气。
男青年在旁燃放鞭炮助威,并守候在河的两岸,等待姑娘洗罢上岸后,就选择意中人与之对歌,直到天亮。再到潮州剥芋皮、吃朥饼潮州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头和朥饼。
相传元兵攻进潮州城之后,百姓受尽欺凌,在八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供桌上都有蒸熟的芋头,“芋”与潮语“胡”字谐音,取“剥鬼皮、食胡头”之意。
而朥饼则是被京剧大师梅兰芳称为“潮食泰斗”的潮式月饼,饼馅多以绿豆沙、白糖、猪油组成,口感稍油腻,但皮酥香甜,属意溪大朥饼最为正宗。
看完这一圈下来
不知道你想去哪里感受
不一样的中秋氛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