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精力不足、腰膝酸软、房事不力等感觉,归结到两个字,肾虚!而一切与补肾两个字沾边的食品、药材,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恨不得样样不落,一概食之!但十有八九,补品吃了不少没啥效果,甚或补的虚火上升也无济于事。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正确补肾?今天就为大家解说一二。
中医所说的肾是什么?
肾主藏精纳气,主生长发育,主生殖功能。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藏真阴而寓元阳,为水火之脏。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肾主命火,命火宜潜不宜露,人之生身源于肾,生长发育基于肾,生命活动赖于肾。肾是人体阴精之所聚,肾精充则化源足。
肾虚有五种不同类型
肾主封藏,肾贮藏五脏六腑之精,封藏是肾的重要生理特性,因此肾脏出的问题,就是漏了或者泄了,肾于空虚的状态,而称之为肾虚。虽然总称为肾虚,但根据病因不同,表现不同,分为五种不同的肾虚:
1、肾阳虚
病因:或因年老、或因久病、或因房事太过及肾阳,或者本身就是阳虚体质而又不注意调养。
症状:关节冷痛,畏寒怕冷,性欲减退,不举易泄、精神萎靡,夜尿频多,小便清长,面色苍白,舌体淡而舌苔白。
治则:温补肾阳
成药:金匮肾气丸
可用中药:鹿茸、附子、桂枝、白术、甘草、黄芪、白芍、茯苓、山萸肉、淮山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冬虫夏草、海龙、海马。
2、肾虚水泛
病因:此种为严重或者长期的肾阳虚,引起的气化失权,水湿泛滥。肾阳不足,不能蒸腾气化,水气犯脾,脾失健运,水气凌心,抑遏心阳。
症状:面部浮肿,身体水肿,反复难消,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冰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严重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
治则: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成药:济生肾气丸
可用中药:附子、肉桂、巴戟肉、仙灵脾、白术、茯苓、泽泻、车前子、牛膝等。
3、肾阴虚
病因:或因久病伤肾,或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劫阴之品,或急性热病,肾脏阴液耗损。或者先天阴虚体质,肾脏阴液不足。
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而舌苔少,男性阳强益举、易泄,女性经少。
治则:滋养肾阴,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余
成药:六味地黄丸
可用中药:天冬、麦冬、女贞子、元参、龟板、地骨皮、何首乌、熟地黄、枸杞、桑椹等。
4、肾精不足
病因: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后天调养失宜,房事过度,大病久病伤肾等引起。
症状:本证以发育迟缓,性功能减退,早衰为特征。儿童发育迟缓,囟门迟闭;男子不举、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性功能减退;眩晕、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健忘;
治则:补肾填精
成药:左归丸
可用中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枸杞子、杜仲、菟丝子、牛膝、当归、鹿角胶、龟板胶、肉苁蓉等。
5、肾气不固
病因:年高体弱,肾气亏虚,或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房事过度,久病劳损,耗伤肾气所致。
症状:神疲乏力,耳鸣耳聋,尿频且清长,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易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尽,或带下清稀而量多,或胎动易滑,舌体淡,舌苔白
治则:固肾涩精
成药:金锁固精丸
可用中药:沙苑子、芡实、莲子、莲须、龙骨、牡蛎等
以上的五种类型只是根据不同肾虚的表现简略而论,具体的补肾方法还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具体的调整,血虚体质和气虚体质不同,阴虚和阳虚体质不同,痰湿和湿热体质不同,血瘀和气郁体质不同......,中医的最大特点就是因人施治,千人千方,有兴趣了解自己体质的朋友请留言,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敬请关注“医号讲堂”,一个医生写的头条号,分享实用养生知识,弘扬传统中医文化!
原创内容,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