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35|回复: 0

还记得上世纪的沙头角“中英街”吗?

淡然一笑 发表于 2018-5-21 08: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街道的中英街,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成,原名“鹭鹚径”。长不足0.5公里,宽不够7米,街心以“界碑石”为界,街边商店林立,有来自五大洲的产品,品种十分齐全。
因到特区的人要到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一张“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才能进入“中英街”,故“中英街”被称作特区中的“特区”。因为里面有香港区域,入景区需要办通行证,普通人办蓝证,每人十元,办证工作时间为8:30~12:00和13:00~16:00,就在景区门口的办证大厅。
自2018年1月1日起,进入中英街必须办理的《边境特别管理通行证》10元办证工本费已经取消。据悉,到春节前夕,中英街办证将实现网上预约,游客不再需要现场排队办证。
wuJ77mQ75FTTfQt7.jpg
现在的中英街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是蒙在鼓里的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只知道离我们最近的资本主义花花世界是香港。很少人听说过深圳这个小地方,更不知道深圳有个沙头角镇,镇上有条一街两制的中英街。
CAQ0nqZ8YAQQ1bNb.jpg
不过香港的“香风臭气”已经吹过来,1981年的夏天,北方城市忽然流行起一种化纤面料的上衣“港衫”,它挺括不起皱,色彩图案夸张鲜艳,据说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是最早一批倒爷们的功劳沙头角中英街长不到250米,宽不到4米,不过一条狭窄有铺面的小巷,全因为巷子一侧属于中方,另一侧当时属于英方,才名声鹊起。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凡来深圳的,想法设法都要去趟沙头角,拍张照,买东西。
当年进深圳特区要办边境通行证,从深圳市区去东部沿海的沙头角镇中英街,去的是特区里的特区,要再办一张边防特许证。
mNaCL2YXYLS7tktE.jpg
进入中英街,不论内地来深旅客还是深圳居民(沙头角居民除外),都要办理公安部门签发的“特许通行证”。 必须听从边防、海关人员指挥,排队验证出入,如发现证件与本人不符或时间不对者,取消其入内资格。
X1Kw4HCW9A410xwW.jpg
中英街虽然购物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街两边店铺林立,商品来自五大洲,品种齐全,时尚商品捷足先登,由于同行竞争,商品在价格、包装、功能上,有内地商品不可比拟的优势,这都是吸引各方游客的魅力所在,被誉为“购物天堂”。如上个世纪80年代,中英街销售的黄金饰品及时地反映了香港黄金设计的新成果,品种繁多,货真价实,掀起轰动全国的“黄金热”。随着经济发展,人民币汇率下调,中英街市场的优势削弱了,但余热仍在,不少商品的价格与街外比较仍然比较便宜。
TjmMheHaH9NiN9eJ.jpg
凡持“特许证”或由旅游单位组织的游客,必须遵守有关规定,不准越界购物。 按规定,其带出的商品均需凭统一发票、经海关查验后放行,所有购进商品不准倒卖,违者按走私论处。下列物品不准带出:各类电器、手表、藤席、布匹、(包括窗帘布)、大型玩具、贵重药品(包括高蛋白药品、人参类),严禁购买黄色、淫秽书刊。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从1980年起,前来中英街购物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街内水泄不通,最高人流量一天达到七万人次。中英街的繁荣兴旺,有力地带动了沙头角乃至整个深圳东部经济的发展,也为沙头角的财政收入作出了很大贡献,据区财政局资料,在1980年以来的10多年内,中英街的财政收入,占了整个沙头角镇的10%至30%,最高的年份达到70%。1980年至1997年,游客进关排长龙。然而从1998至今,进关游客越来越少。
NTtkH9vFTfWFtNT2.jpg
沙头角的海关开始很简单,后来不断改造,验证大厅为纾解人流,安装了很多金属隔离带。海关楼下经常人山人海,分别是外面等待进中英街的,里侧等待回深圳市区的。排队几小时很常见,特别是国庆春节假日前,有时候,排到中午还没进去,一早过去的已经买好了东西,连拖带扛,黑压压挤出来了。最壮观的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从中英街出来的路面上,随处是席地而坐的人,守着大包小包,等待还没逛够的同伴。那地带也是购物者的信息交流中心,总有人发现漏掉了什么,赶紧再回去买,反复折返,不到实在拿不动,不舍得离开。虽然街两侧店铺的遮阳棚几乎连在一起,粗看会发现很多不一样,中方店面宽敞,最明显的是几家国营商铺。港方都是私营,店小,货品摆放密密匝匝,价格略便宜,往铺面深处走,总感觉会有什么意外收获,所以,只要没双方执法人员守在铺子口,总有人在双方禁区间钻来钻去,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过度紧张和好奇。
GCxvvkduyxTtWkDD.jpg
上世纪从沙头角带回来的东西分几大类,主要是吃的用的。吃的有公仔面、菊花茶、柠檬茶、维他奶、葡萄适,也有带可口可乐的,都是整箱提回来,这些在刚有城市雏形的深圳都已经能买到了,只是价格稍贵。那时候,内地好像还没生产快餐面。很多人带益力多,一种酸奶。后来才知道它是1930年代由日本人研制出来,而整个80到90年代,感觉益力多就是香港食品的代名词。用的东西比较多,按通常的排序大概有:
洗发水、护发素、力士香皂 80年代,好像大家都格外注意到个人卫生了,洗发香波让生活忽然变得香喷喷。直到90年代,有个大学同学去香港回来,非常认真地提了个问题:为什么香港人的脸洗得特别干净,香港街上跑的汽车也特别光鲜?他们用什么洗脸,用什么洗车?
F7759yYrKmVM7sK8.jpg
ry8Jo5OheszY1y10.jpg
90年代的后几年,香港人常经罗湖过境来买东西,买轻工产品,棉苔被子什么的。也有去东门市场买活鸡鲜肉的,还有人拉小车来书店买书,也是大包小包的提回去,也要排队过海关。
90年代起,沙头角中英街的物品不再新奇,价格优势也渐渐消失。最近二十年,去香港越来越容易,沙头角无声无息地消沉,这个小地方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很多人已经忘了它,已经不太知道有过这条小巷子,它曾经给多少隔绝和匮乏中的人带去充实满盈的新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