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圣寺在广州越秀区光塔路56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清真寺,甚至是世界最早的清真寺之一。
怀圣寺门口
伊斯兰教为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创建。唐贞观年间(627—649年),穆罕默德的舅父(也有说是近臣)阿布·宛葛素随商船而来,经通海夷道抵达广州传教,并在广州建立了中国第一间清真寺——怀圣光塔寺。
进入光塔寺的走廊
光塔寺现在是有限度的对外免费开发,进入门口后要和值班大叔打声招呼,他会告诉你在清真寺内的规矩,不能进入大殿、不能踩寺内的地毯。
看月楼
看月楼重檐斗拱,红墙碧瓦,拱门四开,贯通两廊庭阶,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看月楼用“红米石”砌成的城墙,是元明时代重修的遗跡;四层的重檐斗拱是清康熙年代重修的遗跡;北面的礼拜大殿,广庭居中,壮丽宽宏。
看月楼内顶部
看月楼内顶部比其它清真寺简单,刻有经文。在礼拜大殿与看月楼之间的小广场环绕着元代精工雕刻的石栏。
光塔寺内走廊
殿南两翼,各有东、西碑亭,分别竖着元至正十年和康熙三十四年重修怀圣光塔寺碑记。殿后东侧建有藏经厅。碑亭和东廊保存有历代碑碣和楹联。
光塔
寺内西南角的光塔,于唐贞观年间,青砖砌筑,底为圆形,表面灰沙批荡,开有几个长方形小孔采光,塔表圆型,光洁无层,苑如一枝银笔直指苍穹,一柱擎天。塔刹原立有一只金鸡,1934年重修砌成尖顶形。因塔身光滑,又因教徒诵经时,常在塔顶用阿拉伯语呼喊“邦卡”(呼唤之意),粤语“邦”与“光”音似,故人称“光塔”或“番塔”。另有一说,唐时,塔不远是珠江边,该处一带又是番市码头,入夜,塔顶悬灯,以利导航和船泊,故称“光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