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这样阐述了城市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念。而“来了就是深圳人” 则是深圳这一座开放包容城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怀。文化创新,成为深圳文明活力的源泉,推动着深圳城市文明的进程。遍布城市的图书馆、书城、剧院、音乐厅……涵养着市民的文明素养。多彩文化,扮靓了深圳这座年轻城市最美的文明风景。
一个市民文明素养的高低,窥视出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物质文明越发达,就越需要有高水准精神文化匹配。在深圳,从公共图书馆免证入馆,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深圳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增进了市民文化福祉,提升着城市的文化涵养和品位。文明城市,就是建设崇德向善的城市、文化厚重的城市、和谐宜居的友善城市。
城市文明精神的体现,除了城市本身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特色之外,更在于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上个月,14件深圳原创作品获得广东省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深圳获奖作品占据了全省四分之一,获奖数在全省各地市中遥遥领先。在美术创作方面,又传来壮大深圳美术产业集群、创造“深圳画派”的号角之声。
深圳文博会
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
“文博会”“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深圳设计周”“读书月”“深圳时装周”“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创意十二月”等一大批城市文化活动,成为深圳文化创新独具特色的品牌。覆盖全年12个月的“城市文化菜单”,让市民每时每刻都能得到文化的熏陶,受到城市文化的滋养。文化是奠定文明创建的基石,高品质的文艺精品和文化品牌成为文化深圳的标识。
一座图书馆,可以见证一个城市的文明。深圳拥有623个图书馆,“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被誉为生活在图书馆中的城市。深圳图书馆还通过移动应用客户端APP等产品,为市民铺设了简便、快捷的数字阅读路径,让阅读无处不在。深圳的文化底蕴不是做秀给人看的,而是浸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全市书城、书吧星罗棋布,深圳连续26年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实至名归。
“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综合实力,促进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相匹配的文化强市”,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这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确定的一个宏伟目标。这一段话的深邃含义,指明了未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与城市文明繁荣的方向。
深圳迈着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实步伐,昂首向前。引进、举办一批国际性、国家级品牌文化活动,建设新型文艺院团、文体院校。让高品质的文艺精品成为文化深圳的标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创新服务方式全面建成“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建成深圳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文学艺术中心,推进中国设计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场馆建设;将中国杯帆船赛、中国网球大奖赛、深圳国际马拉松赛打造成国际知名赛事,每年都有多个国家级、国际性顶级赛事在深圳举办;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地优化升级,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
深圳有“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勇气,有文化创新首创“深圳样本”的气魄。深圳城市文明的崛起与文化相伴而生、相随而行,成为国家名族兴起过程中文化软实力的有力实证。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文化繁荣的城市“深圳样本”,是对城市文明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精神最精彩的诠释。 (作者:鲁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