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1|回复: 0

中小河流治理系列之一:客观存在的问题

新英达比亚迪 发表于 2017-10-20 1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小河流一般指集水面积在50km2~3000km2河流,广东省中小河流共有1211条,河道总长达到3.66万km。这些河流大多位于山区,经济条件较差,长期疏于管护、缺乏治理,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这些河流频发灾害,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2014年7月,广东省选取问题最为突出的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5市开展山区中小河流专项治理行动。中小河流特别是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是水利工作的短板所在,近年中央和省里虽开展过一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但范围多局限在一些重点河段。而此次治理任务,基本覆盖了山区五市的主要中小河流,范围极广,加之要在短期内达到基本解决灾害问题的效果,治理任务很重,这就使得一些山区中小河流治理中的问题突显出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了治理工作的关键。
客观存在的问题
(1)理论及方法欠缺
目前已有的洪水计算公式、参数及水面线计算方法、程序,对山区中小河流的应用性较差,用于计算洪水的手段已经几十年没有修正,各参数的率定没有根据实测资料去复核,计算中出现许多矛盾问题。常常造成计算洪水偏大,计算水位偏高或根本无法推算水位等情况,给技术分析及方案设计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应尽快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山区中小河流治理提供理论、方法及工具上的支撑。
(2)基础资料匮乏
山区中小河流基本无水位、流量资料,雨量站点也相对稀疏,历史洪水资料多数只能通过现场最高洪痕定性分析,很难进行量化复核。河道及沿岸建筑物基本无设计资料可查,无法进行安全分析。这些,都给设计工作精度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应加强基层水利设施,逐步完善小流域水文资料的获取、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为今后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3)经费及时间不足
由于要用有限的经费在短时间内解决重点问题,此次山区中小河流治理采用了平均定额设计,每公里可使用勘测费用有限,很难完成较大范围、较高精度的地形测量和地质勘察工作,造成精细设计所需的很多基础资料不足。另外,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很多工作也很难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使得设计方案的理论依据显得相对不足。因此,此次治理尚只能算是粗治理,用很短的时间先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后期应还应继续开展精细、长效、多层次的治理工作。
(4)管理欠账严重
山区中小河流长期缺乏管理,河道占用、倾倒垃圾、建筑物废弃等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方案也因管理问题无法实施,设闸无人启闭、建筑物设施因防盗不能采用、拓宽河道因占地无法开展等等。这些长期固有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应通过多部门长期合作,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相关法规等逐步改善。
MBRrXjyY2bGR1oYB.jpg
C8mcZP72ACsgPgS0.jpg
EDVYaCDDrD4bNDdh.jpg
(5)水土保持未解决
目前开展的中小河流治理主要局限于河道范围,流域上游的水土保持问题尚未解决,群众轮季种植桉树、杉木造成水土流失,清好的河道很可能因为几场洪水重新淤塞。因此,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应同步开展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扩大生态林建设保护范围,加强经济林管理,解决源头问题。
PtXue775GR8OUg78.jpg
(6)发电灌溉冲突严重
一方面,山区经济不发达,小水电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山区农田分散,多数为河道分散式引水灌溉。这就造成河道上壅水陂头众多,对河道行洪不利。特别是发电陂头,不仅造成一定范围内河道水面雍高,很多电站还将河道上游来水全部引走发电,造成陂头下游河道及岸线在枯水期裸露暴晒,得不到滋养,洪水时冲刷破坏,造成恶性循环。治理时,很多地方明确要求此类陂头不能拆,甚至不能改,因为产权已经私有化,这就造成该段河流治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逐步解决山区河道小水电问题,加强管理,保证河道生态流量,对效益差、无法满足生态要求的电站应收回、关停。
NAZ9I7hGpHTss9hA.jpg
lVbGDkYoobpVYeYO.jpg
中小河流治理中客观存在的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的解决,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基础设施,解决管理经费,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民众意识等,更需要地方政府和各个部门共同关注,相互协作,方能有所改善。
未完待续,敬请持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