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33|回复: 0

武当道医头痛诊疗方

黑暗VS阳光 发表于 2017-10-24 11: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痛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比较复杂。头部本身的疾病,固然可以引起头痛,头部以外或全身性疾病,也可以引起头痛。道医们在临床上将头痛一症分为多个症型,其中外感性头痛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风热疫毒头痛。内伤性头痛分为肝阳头痛、肾虚头痛、痰浊头痛、血瘀头痛、肝火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
  现代医学根据头痛部位、头痛的程度、头痛发作的时间、头痛时伴随症状,对头痛的病因、病理、病性、病位、病名作出了比较科学的论述,临床上很有参考价值。故摘录于下:
  一、头痛的部位
  1、前额头痛:多见于远视、散光、青光眼等眼科疾病或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贫血及伤寒、疟疾等。
  2、侧部头痛:多见于偏头痛、急性中耳炎、乳头炎、鼻咽癌、癔病。
  3、枕部头痛:多见于高血压、慢性肾炎、蝶窦炎、尿毒症、流脑炎、脑瘤、精神紧张性头痛、癫痫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4、头顶部头痛:多见于神经衰弱症。
  5、全头痛或位置不定的头痛:多见于神经衰弱、动脉硬化、腑脓肿、脑炎、脑栓塞、脑梅毒、脑震荡、脑瘤、结核性脑膜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心力衰竭、一氧化碳中毒、铝中毒、胆血症和脑动脉瘤破裂等。
  二、头痛的程度
  1、轻度头痛:如伴有眩晕或疲倦乏力,多见于睡眠不足、劳累过度或贫血所致。
  2、中度头痛:多见于脑肿瘤、脑脓肿、眼部疾患及鼻窦炎等。
  3、剧烈性头痛:多见于颅内动脉破裂、脑膜炎、高血压脑病及偏头痛。
  三、头痛发作的时间
  1、晨间发作多见于高血压病的头痛。
  2、上午疼痛剧烈,多见于脑瘤、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下午或晚上疼痛发作,多见于眼部疾病(如远视、散光)引起的头痛。
  3、夜间疼痛加重甚至睁不开眼,多见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引起的头痛。
  四、头痛时伴随的症状
  1、头痛发生在头部的一侧或两侧,呈搏动性头痛,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并伴有恶心、呕吐、精神不振等症状:提示为偏头痛。(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2、头痛发作时呈搏动性钝痛,头部有紧缩感,摇头或用力时头痛加重,并伴有颈强、头晕、面赤,提示为高血压性头痛。
  3、头痛自感在脑部深处,为钝痛、间歇性。头痛先起于头部某处的一定位置,疼痛的程度逐渐加重,体位变换可使头痛有所加重或减轻,一般多在夜间发作、晨起头痛加剧,提示为颅内肿瘤性头痛。
  4、头痛常先环绕一侧眼球向而颊和额部扩散。伴眼球充血、流泪、怕光、而色潮红、头痛剧烈,每次持续时间不定,每天可发作数次,数日或者数月可自行缓解,提示为从集性偏头痛。多见于壮年男性。
  5、头痛发作时呈电击样或火烙样短促剧痛,一闪而止,并沿单侧三叉神经的分支向而部放射。每天可发作数十次,间歇时,头痛完全消失,常在洗脸、刷牙、吃饭时诱发头痛。提示为三叉神经性头痛。
  6、头痛常为胀痛或跳痛,病久伴有失眠多梦、眩晕乏力、记忆力减退,病人痛苦万分,但多种检查都查不出病理性改变,提示为神经官能症性头痛。
  7、头痛有沉重感,紧箍感,似戴一顶铅帽,有些为痉挛性头痛。按摩头部或热敷头部能使头痛减轻。提示为紧张性头痛。多见应试的男性青年。
  8、头部受到外伤,发生局限性或全头部疼痛,并且疼痛逐渐加剧,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昏迷。提示为颅内外伤性血肿。
  9、头痛突然发作,痛点多在前额、颈部,眼眶呈跳痛、剧痛,每次发病头痛可持续数秒钟到数十分钟,间歇时无异常。提示为癫痫性头痛。
  10、头痛突然发作,呈全头剧烈疼痛,伴发烧、颈项强直、喷射状呕吐,严重者肢体瘫痪、抽搐,意识障碍,提示为脑膜炎性头痛。
  11、头痛突然发作,病人常有头部被猛击一下的感觉,继而出现炸裂样剧烈头痛,疼痛位置不定,伴有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烦躁不安,严重者发生昏迷。提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头痛为常见的自觉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之中。限于环境和自身条件,武当道教医药治疗的头痛一症,多是急慢性非器质性病症,临床若遇有脑部器质性病变,诸如脑部肿瘤、脑内出血、脑膜炎等脑部凶险性病症,应在第一时间送入正规医院进行中西医抢救性治疗,以免怠误病情,影响治疗。现就武当道医数千年来总结的治疗头痛的灵方妙法介绍如下:
  一、治疗要点
  1、以通为先:无论外感性头痛或内伤性头痛,其病理均为毒阻经络,不通则痛,故治头痛应“以通为先”。这种通,应分而用之,若外感之邪毒所阻者,应以祛邪毒为主;若因正虚而无力排邪毒,应补正以排毒;因寒者应以温之,因热者应以清之。总之,邪去经通,头通则愈。
  2、引经药:道医们认为,治病必用引经药,正如《医学读书记》一书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所以头痛的治疗应根据部位不同,参照经络循行路线,选用不同引经药。
  3、酌情用风药:头为诸阳之会,位居高巅,风药轻扬易达病所。再因头痛之病多挟风邪,本应用风药,即使无风邪,酌情用点祛风之药,可以作为引经药使。但应注意,风药走散,久服伤气。故气虚者慎用。祛风药多偏燥,宜伤阴津,故阴虚者慎用。风药性多升,凡阳亢之症亦应慎用。
  4、选用虫药:虫蚁之药多能搜风通经、止痛,头痛日久不愈,可人络成瘀,用虫类药搜剔络道,瘀祛则痛止。
  5、内外兼治:头痛一症有很多外治法,常获奇效。诸如针灸、刮痧、药贴、熏洗、按摩等法,均可取良效。
  二、主方
  1、风寒头痛
  主症: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风畏寒,遇风痛剧,常喜绵帛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方药:川芎、羌活、白芷、防风、荆芥、蔓荆子各10克,细辛、甘草各5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寒邪侵犯厥阴经脉,引起巅顶疼痛、干呕、吐涎沫,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治当温厥阴之寒,方用:吴茱萸、藁本、川芎、半夏、生姜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副。寒邪客于少阴经,症见足寒气逆、头痛背冷、苔白、脉沉细,治当温散少阴寒邪。方用:麻黄5克,制附子6克,细辛3克,白芷、川芎各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2、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且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便秘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方药:生石膏30克,菊花、川芎、白芷、羌活、藁本各10克,蔓荆子12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热邪偏胜者,加黄芩、栀子各10克,以增清解热邪之功。热胜伤津者,加石斛、麦冬、知母各10克,以养阴生津。
  便秘、口鼻生疮,减羌活、白芷,加大黄、黄连各10克,以通腑泻火,亦可用黄连上清丸,以苦寒降火,通腑泄热。
  3、风湿头痛
  主症: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大便稀溏、苔白、脉濡。
  方药:羌活、独活、川芎、防风、藁本、白芷各10克,蔓荆子15克,细辛3克。每日一剐,水煎服。
  加减法:
  如湿浊中阻,症见胸闷纳呆、便溏,加苍术、厚朴、枳壳、陈皮各10克,以燥湿宽中。呕吐恶心者,加半夏11克,生姜3克,以降逆止呕。
  夏季暑湿内侵,症见身热汗少或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口渴胸闷、干呕不食,治宜清暑化湿,可用黄连、香薷、厚朴、藿香、佩兰、蔓荆子、荷叶各10克,生石膏3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4、风热疫毒头痛
  主症:头面红肿热痛、恶寒发热、咽喉不利、口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药: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15克,陈皮、甘草、柴胡、桔梗各6克,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5克,玄参10克,僵蚕、升麻各3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5、肝阳头痛
  主症:头痛而弦、心烦易怒、夜眠不宁,或兼肋痛、面红口苦、苔黄、脉弦有力。
  方药:钩藤20克,生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山栀、菊花、怀牛膝各10克,杜仲、天麻各15克,茯神12克,龙胆草6克。每习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肝肾阴虚,症见头痛朝轻暮重,或遇劳加剧,舌质红、脉弦细,加生地、女贞子、制首乌各10克,早莲草15克,以滋养肝肾。
  肝火偏旺者,症见头痛甚剧,面红目赤、便秘溲赤、苔黄、脉弦数。加夏枯草12克,黄芩10克,芦荟3克,以清泄肝火。
  头脑不清醒者,加石菖蒲、郁金各10克,羚羊角2克,以熄风清脑。
  舌体麻木不利者,加木通、菖蒲各10克,以清心利窍。
  胸憋气短者,加瓜蒌20克,川芎10克,以通阳活血。
  耳鸣者:加蝉衣、石菖蒲各10克,以熄风开窍止鸣。
  6、肝火头痛
  主症:头两侧胀痛,或痛处有烧灼感,面红目赤、口苦耳鸣、便秘溲赤、苔黄燥、脉弦数。
  方药:龙胆草6克,山栀、菊花、蔓荆子、生地、柴胡、木通、当归、大黄各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上热下寒者,加砂仁、小茴香各10克,以温散中下之寒。
  耳后疼甚者,加蝉衣10克,二花、黄柏各15克,以增清火止痛之功。
  情志郁结者,加白芍、郁金各10克,以柔肝解郁。
  口干舌红者,加麦冬10克,沙参、石斛各15克,以养阴生津。
  头内烧灼疼甚者,加生石膏30克、二花15克,以清泄内热。
  7、肾虚头痛
  主症: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部酸软、遗精带下、健忘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方药:枣皮、杜仲各15克,山药12克,熟地、枸杞子、当归、女贞子、菟丝子、菊花、蔓荆子各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肾阳不足,症见头痛而畏寒、面白、四肢不温、舌淡、脉沉细而缓。鹿角胶、附子各6克,肉桂5克,淫羊藿10克,以温补肾阳,填补精血。
  8、气虚头痛
  主症:头痛绵绵、时作时止、遇劳加剧、少气畏寒、神疲乏力、口淡纳呆、舌淡苔薄、脉大无力。
  方药:黄芪30克,白术15克,当归、白芍、陈皮、防风、柴胡、蔓荆子各10克,川芎6克,细辛、人参、甘草各5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气虚有寒者,加制附子5克,以温中散汗。
  兼血虚者,加制首乌15克、阿胶5克,以养血补血。
  气虚有热者,加菊花、黄芩、麦冬各10克,以清热养阴。
  9、血虚头痛
  主症:头脑空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心悸不安、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方药:熟地、桑椹子各15克,川芎6克,当归、蔓荆子、黄芩、菊花、制首乌、阿胶各10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肝血不足,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者,加钩藤、女贞子、白芍各10克,石决明15克,以平肝潜阳。
  失眠者,加炒枣仁15克、合欢花10克,以养心安神。
  兼气虚者,加黄芪30克、太子参10克,以益气生血。
  10、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
  方药:天麻、半夏、白术、茯苓、蔓荆子、白蒺藜各10克,陈皮5克。每日一副,水煎服。
  11、血瘀头痛
  主症:头痛经久不愈,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质紫、脉细涩。
  方药:丹参20克,川芎6克,当归、赤芍、红花、桃仁各10克,三七、全虫各6克,蜈蚣一条,葱白2尺。每日一副,水煎服。
  加减法:
  久病血虚者,加熟地10克,制首乌15克,以补血养血。
  兼气虚者,加黄芪20克,太子参10克,以补气止痛。
  病久化热者,加龙胆草5克,菊花、山栀各10克,以清热泄邪。
  兼有寒邪者,加细辛5克,桂枝10克,以温经通络散寒。
  三、头痛经验方
  方一:向日葵盘(去子)100~200克,白糖20克。
  用法:将向日葵盘掰碎,用水熬煎两次,每次熬煎20~30分钟,两次共取药汁500毫升,加白糖搅匀。每次饭后1小时服药汁180毫升左右,每天服三次,连服3~5天即可。
  主治:三叉神经痛。
  方二:带壳生白果(即银杏)60克~80克。
  用法:将白果捣碎,用砂锅加水500毫升,在火上煎煮至药汁到200~25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副,连服3~5天即可。
  主治:神经性头痛。
  方三:红皮萝卜(味辣者佳),冰片少许。
  用法:将萝卜捣碎取汁,加入少许冰片粉搅匀,用一次性1毫升注射器吸取药汁备用。患者仰卧,缓慢地将药汁滴人患者鼻孔,左侧头痛滴右鼻孔,右侧头痛滴左鼻孔,每次滴0.5毫升左右即可。
  主治:偏头痛
  方四:刮痧治头痛
  用法:取刮痧板一个,刮痧油少许(也可用食用油代替)。患者坐位,露出颈部大椎穴,先擦刮痧油,沿颈部两侧先刮至见痧,再刮大椎穴见痧,刮后嘱喝温开水一杯。
  主治:各种非器质性病变头痛。
  方五:点穴治头痛
  用法:取风池、风府、太阳、大椎、百会、四聪穴作点,以按、压、捏等手法,每穴作手法2~3分钟。
  主治:各种非器质性病变头痛。
  方六:膏药外贴治头痛:自制头痛膏
  用法:取膏药肉少许(约1~2克),压薄片,外贴在太阳穴或大椎穴,每2~3天一换。
  主治:各种偏正头痛。
DRW2V2cl22ZclWTb.jpg
T2zcJ3s2r3cSCc2S.jpg
HF9Pk59iYi9yyZe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